科別: |
|
大戟科(Euphorbiaceae) |
|
學名: |
|
Bischofia javanica |
|
型態: |
|
常綠大喬木,樹高可達20-30公尺,樹幹粗糙不平,樹幹會有瘤狀突起,樹冠為傘形,赤竭色樹皮,會有層狀剝落。 |
|
葉: |
|
葉為三出複葉,互生;小葉緣有鋸齒,前端圓鈍,有尖的突出,表面平滑,有小波折狀,有葉柄,新葉紅色,有早落的托葉。 |
|
花: |
|
雌雄異株,圓錐花序,腋生,花小,淡黃綠色,無花瓣,叢生在枝條的末端。花期約3月至4月。 |
|
果: |
|
果實為漿果,未成熟時是青綠色,成熟時則為褐色;內有種子3~4枚。果成熟時期,有如一串串葡萄掛於枝頂,極為壯觀。果期約在8月至隔年3月。 |
|
育苗單位: |
|
培育: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。
撫育:新竹縣政府農業處、苗栗縣政府農業處、花蓮縣政府農業處。
【環境綠化苗木以提供辦理空氣品質淨化區及垃圾掩埋場綠化設置、補植或加植使用為主,不供應私人機構。】 |
|
其他: |
|
茄苳因其壽命長,與榕樹、樟樹同為鄉里百姓膜拜的神木,又稱「重陽木」。在東非、南非及美國均引入作為生長迅速的觀賞樹。茄冬為溪谷型指標植物,據林務局研究,又可作為重金屬汙染區之造林樹種。
茄苳是臺灣原生樹種,分佈在低海拔地區,茄苳因土生土長且壽命又長,常可生長成巨樹,而與榕樹、樟樹一樣,成為鄉里百姓膜拜的神樹。茄苳的老樹,其濃密的樹冠以及褐色粗糙的寬大樹幹,就像一位歷盡滄桑的長者,又名「重陽木」。臺灣低海拔(1500公尺以下)的老樹中有四大天王,那就是榕樹、樟樹、茄苳和楓香。
栽培管理:中根、耐陰性中等、易移植、生長速度快、管理工作簡單。碳匯效益:樹高8m,DBH:24.8cm,二氧化碳吸存量約238kg。
對6種污染氣體之淨污量推估(單位 kg/ha/yr):
二氧化硫:2.18、乙烯:19947.72、氮氧化物:7.04、臭氧:30.43、甲苯:30.58、氟化氫:7.61
*均以10年生,樹高10公尺,總葉面積103.23平方公尺為標準,每公頃種植300株進行推算。【綠與美的淨污樹種 P108~P109】
栽植特性:防風性佳。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