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香楠
|
科別: |
|
樟科( Lauraceae ) |
|
學名: |
|
Machilus zuihoensis |
|
型態: |
|
常綠中喬木,樹高可達 20公尺,樹幹通直,樹皮暗灰褐色,粗糙,小樹枝圓柱形,剛開始時有毛茸,後逐漸光滑。 |
|
葉: |
|
葉互生,葉披針形至倒披針形,偶而亦有呈倒卵形者,先端銳尖至漸尖,基部銳或楔形,革質,全緣,表面光滑無毛,背面蒼綠色,略帶有毛茸。 |
|
花: |
|
花多數,淡黃綠色,花序被毛;花被筒外面被毛;花被片兩面被毛,開花期約在2月至3月。 |
|
果: |
|
果實為球形核果,成熟時呈紫黑色,果梗則呈深紅色,果期約在4月至6月。 |
|
育苗單位: |
|
|
|
其他: |
|
臺灣原生種,屬向陽性植物,生性強健對環境的抗污性強,揉碎香楠的葉子,`可聞到一股電線走火的味道。香楠之木材淡紅色,質地輕軟密緻,其味芳香,故名香楠。
香楠的樹皮含粘質,磨成粉後稱為「楠仔粉」,用於製造拜拜用的線香,因而得名。其模式標本採自基隆瑞芳,故俗稱「瑞芳楠」。樹性強健,可應用於復舊造林樹種。 |
|
|
|
|
|
|
維護日期: 2020/6/18
|